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首届中学生读书节经验交流材料——贸易职中

分类栏目:他山之石 文章上传时间:2007年4月12日 (双击鼠标自动向上滚屏)


以读书节为契机   拓展教育新思路
广州市贸易职中   李佩玲主任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全称为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世界图书版权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书不仅成为一个人修养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途径之一。这一点对于中学生来讲尤为重要,2006年5月—11月,为响应市中学生读书节,我校举办了主题为“书香伴我成长”的首届贸易职中读书节,开展了“我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我和书的故事”、“手抄报、书签”设计大赛。“读身边事迹,写心中感想”、“贸易职中快乐读书记录卡”等一系列活动。利用“海报、橱窗、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介绍读书节专题内容。在班主任老师和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下,6个月来成果累累,共收到读书节征文497篇,手抄报89份,书签140份,其中的优秀作品,在参加全市评比中获一等奖9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3名。
一、读书节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良性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书籍中蕴藏的知识正是对我们身处的世界的正确诠释,在阅读中健全学生的人格,营造良好的校风,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近年来,如何开展阅读疗法、进行阅读心理辅导成为中学老师关注的课题。
为了配合“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的征文比赛,我校图书馆在教导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家长会上,向全校的学生家长派发活动倡议书“给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推荐阅读书目。配合德育处工作,特别介绍广州市中学生事迹选《青春飞扬》,鼓励学生和家长同读这一本书,进行命题为“读身边事迹,写心中感想”的征文比赛。暑假过后,收到此类征文150多篇,同学们在阅读了同龄人的事迹以后,激发了自己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而和父母同读一本书,既是一项亲子活动也有利于家庭读书氛围的建设,有了书香家庭才会有书香校园,才能营造和谐的社会。
二、读书节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
组织学生有效深入地阅读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阅读课是全面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统一,是全面素质发展与提高和个性培养与成长的统一。开展读书活动将学生的自主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高质量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征文活动是深化中学生读书活动,升华读书境界的有效形式。由于目前的中学生所喜爱阅读的是一些不需要花费很多脑力的娱乐休闲类书籍,他们的读写能力日益让人担忧。此次的征文活动与语文教学提倡学生多读、多背、多思、多写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得到语文科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此征文活动收到征文近500篇。而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还不到1500人。
此次读书节有“手抄报”和“书签设计”两个比赛项目,这两个项目也是考验我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水平的一次比赛。图书馆老师和艺术科在赛前联系,在比赛中密切配合,把作品创作和教学课程联系起来,活动共计收到手抄报85份,书签140张,职一年级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但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挖掘到一些具有设计潜力的学生。职三年级这学期初全部外出实习,11月中旬才回到学校,本来学校没有硬性要求他们参加此项比赛,但两个服装设计班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短短的10天内就完成了56份手抄报和书签的作品,在手抄报和书签的设计上,他们有的是独立完成,有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创作灵感。
“读书节”活动契合了我校“自主、互动、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的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三、读书节开拓了中学图书馆建设的新空间
1、学校重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设备投入、图书经费逐年增长
图书馆的设备经费投入在学校各项预算中一直是优先考虑的,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目前也是我校最好的配置。每年学校图书馆在逐步剔旧的同时,以人均1-2册的数量有计划地购进新书,目前我校的人均图书册数达52册。
2、关心图书馆教师的成长
有了好的环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图书馆所表现出的人气就是图书馆老师的气质、言行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的精神风貌。学校领导经常关心图书馆的工作,把它纳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范畴,把读书节定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对图书馆老师的进修、教研、外出开会参观学习都给予积极的支持。
3、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息,提高信息素质的水平与能力。如何把阅读课上得更好,契合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这一方面还将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探讨。
学校是负责教育人阅读的机构,图书馆起着支持和促进的作用,读书节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在建设和谐书香校园的同时,培养师生各方面的素质,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并受益一生。我认为学校领导在观念上重视读书节,在行动上组织发动,对于读书节的开展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相信随着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不断创新,读书节会越来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品牌。



相关链接:http://

文章出处: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信息宣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