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图书馆第一课——黄埔区中小学图书馆9月分区教研活动

·分类栏目:最新动态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10月9日 (双击鼠标自动向上滚屏)



图书馆第一课

——黄埔区中小学图书馆9月分区教研活动

2025年925日上午9:00-12:00黄埔区中小学图书馆9月份分区教研活动在广州市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图书馆举办。本次活动以馆员说课——图书馆入馆教育案例赏析”为主题黄埔区中小学图书馆中心组主办,玉泉学校叶芳老师主持本次邀请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三位老师用三场风格迥异的“示范课”,为不同学段学生量身定制“图书馆第一课”。

首先是由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的黄昱莹老师针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以“书香启智,规则护航”为主题的入馆第一课。课上,黄老师以“小迪老师”(因喜欢史迪奇)的亲切称呼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规则讲解时,用判断对错的形式,贴合低龄学生认知习惯,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记住。课程中,黄老师还清晰介绍了老师办公室与阅览室位置、各时段开放时间,讲解脱鞋入馆、排队有序、不携零食饮料等行为规则,详细讲解了选书、护书、还书的具体要求,帮助一年级的新生快速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

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张天艺老师面向初一年级的学生,带来“开启你的图书馆之旅”主题示范课。课程融合学校“更中国、更世界”的办学特色,通过播放图书馆介绍视频、发放阅读指南,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图书馆。张天老师指出,图书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核心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为定位,每周开放 53 小时,并详细说明凭校园卡借阅的规则,自助设备等的使用,及开展行天下主题书展、阅读之星评选、阅读计划、书香节等活动,还有志愿者招募(七八年级为主)及存折积分兑换制度等,让本校的新生能快速利用图书馆资源。

广州二中尹花老师则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以“从图书馆出发,构建你的精神宇宙”为主题展开教学。她以“高中三年只能带走一样东西”的灵魂拷问开篇,瞬间引发学生思考。同时结合科学研究与真实事例的分享,论证了“中学生为什么需要图书馆”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阅读“三重坐标”的阅读观点,即从纵向深度,倡导学生从考点中扎根,突破功利化阅读;从横向跨度,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阅读;从内在温度,阅读,给心灵以营养,养灵魂的自愈力。建议从考试、兴趣、灵魂的三个维度,建立1:1:1的阅读书单习惯。同时希望同学们多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成为青春的避难所,利用图书馆构建个人成长的精神宇宙。

听完三位老师的现场示范课,老师们收获良多。接着,老师们围绕入馆教育课,聚焦于“要不要做入馆教育”和“如何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入馆教育”这两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谢斯萍老师分享了本校的数据,说明开展入馆教育与否,学生借阅量差异显著,充分证明入馆教育对提升图书馆资源使用率的重要性。尹浪花老师表示入馆教育是图书馆重要的第一课,不仅是图书馆服务、资源的宣传利用,图书馆校园影响力的展现,也是图书馆人工作被看见的重要途径之一。张悦老师也认为要做入馆教育,她说特别是一个有亲和力和爱笑的图书馆老师,像今天现场三位上场的老师一样,都非常有亲和力和爱笑,这样学生可能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上图书馆。还有大家一致认为,入馆教育需适配学段差异:小学阶段应侧重规则传递与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中学阶段需强化图书馆使用方法与阅读活动的引导,高中阶段则要注重深度阅读与精神的赋能。针对部分学校面临的无阅读课、学生吵闹、图书遗失等难题,老师们提出结合德育分管理、限定年级参观时间、招募志愿者、制作入馆指南或视频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研讨结束后,大家实地参观了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图书馆,近距离学习其空间布局设计与阅读活动开展案例,为后续优化本校图书馆入馆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此次活动创新了一种新的交流平台,推动了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创新发展,对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黄埔中心组

编辑:宣泽科

 

相关链接:http://

文章出处:广州教育学会中小学图书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

编辑:信息宣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