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级 中 学 |
初 级 中 学 |
小 学 |
一
藏
书
刊
量 |
数量 馆(室)类别
项目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完全中学 |
数量 馆(室)类别
项目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初中 |
数量 馆(室)类别
项目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小学 |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
60 |
50 |
40 |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
40 |
30 |
25 |
生均图书拥有量(册) |
30 |
20 |
15 |
生均年递增量 |
1册/人 |
1册/人 |
1册/人 |
生均年递增量 |
1册/人 |
1册/人 |
1册/人 |
生均年递增量 |
1册/人 |
1册/人 |
1册/人 |
文艺类图书占总藏书量% |
54% |
50% |
40% |
文艺类图书占总藏书量% |
54% |
50% |
40% |
文艺类图书占总藏书量% |
54% |
50% |
40% |
报刊种类 |
150 |
120 |
100 |
报刊种类 |
80 |
70 |
60 |
报刊种类 |
60 |
50 |
40 |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
300 |
250 |
200 |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
180 |
150 |
120 |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
120 |
100 |
80 |
二
馆
室
要
求 |
图书馆(室)面积(㎡) |
800以上 |
600 |
400 |
图书馆(室)面积(㎡) |
600 |
500 |
400 |
图书馆(室)面积(㎡) |
400 |
300 |
100 |
教师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3.2 |
3 |
2.1 |
教师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3.2 |
3 |
2.1 |
教师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3.2 |
3 |
2.1 |
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
30% |
30% |
30% |
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
30% |
30% |
30% |
座位占教师人数比例 |
25% |
25% |
25% |
学生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2 |
1.8 |
1.5 |
学生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2 |
1.8 |
1.5 |
学生
阅览室 |
座位面积(㎡/座) |
1.5 |
1.2 |
1 |
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
17% |
15% |
13% |
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
17% |
15% |
13% |
座位占学生人数比例 |
17% |
10% |
6% |
藏书室(册/㎡) |
400 |
450 |
500 |
藏书室(册/㎡) |
400 |
450 |
500 |
藏书室(册/㎡) |
400 |
500 |
600 |
管理工作办公室使用面积(㎡/座) |
7 |
6 |
5 |
管理工作办公室使用面积(㎡/座) |
7 |
6 |
5 |
管理工作办公室使用面积(㎡/座) |
7 |
6 |
5 |
电子阅览室 |
一、环境条件 |
1、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200 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不均匀度不应低于0.7,台面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室内无眩光。2、自然通风,室内空气流通,换气应达到3-5次/h,使室内CO2的浓度低于1.5%。3、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50分贝。4、室内温度以不高于30℃为宜,宜安装空调(5~10匹)。5、供电:配参数电源,内设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学生电脑。6、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
四、配备标准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数量 |
单位 |
备 注 |
1 |
控制台(内置控制及设备) |
|
1 |
张 |
采用防酸碱pvc面料 |
2 |
教师座椅 |
|
2 |
张 |
|
3 |
多媒体电脑 |
教师用 |
1 |
台 |
作服务器用 |
二、设计要求 |
1、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防静电地板,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2、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3、湿度适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4、电脑台位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5、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 |
4 |
网络信息口 |
|
4 |
个 |
|
5 |
网络 |
10/100M |
|
|
|
6 |
打印机 |
|
4 |
台 |
在线公用 |
7 |
学生计算机 |
|
50 |
台 |
无盘工作站可配U盘插口 |
三、面 积 |
1、 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
2、 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 |
8 |
耳机 |
|
50 |
副 |
(选用) |
9 |
电脑台 |
|
50 |
位 |
结构外形自选 |
10 |
学生凳 |
钢塑结构,可升降 |
50 |
张 |
|
11 |
参数电源 |
|
2 |
台 |
|
三
基础
设施 |
1、 有办公桌、出纳台、目录柜、文件柜等
2、 有书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等
3、 有装订、防火、防尘、防盗、防潮、防霉、通风设备及防蛀措施
4、 照明设施齐全,采光通风良好
5、 各类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视听室、复制等设备 |
1、 有办公桌、出纳台、目录柜、文件柜等
2、 有书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等
3、 有装订、防火、防尘、防盗、防潮、防霉、通风设备及防蛀措施
4、 照明设施齐全,采光通风良好
5、 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视听室、复制等设备 |
1、 有办公桌、出纳台、目录柜、文件柜等
2、 有书柜、书架、陈列柜、阅览桌椅、报刊架等
3、 有装订、防火、防尘、防盗、防潮、防霉、通风设备及防蛀措施
4、 照明设施齐全,采光通风良好
5、 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视听室、复制等设备 |
四
人员
配备 |
1、 人员配备 |
学校类型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完全中学 |
1、 人员配备 |
学校类型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初中 |
1、 人员配备 |
学校类型 |
省一级学校 |
市、县重点学校 |
普通小学 |
人员数量(人) |
4 |
4 |
3 |
人员数量(人) |
4 |
3 |
2 |
人员数量(人) |
2 |
1 |
1(或兼) |
2、 应配有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或有大专学历以上)的负责人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图书馆业务,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 |
2、 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配有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负责人,普通初中应配备有高中学历,熟悉图书馆业务,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 |
2、 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应配备高中以上学历,熟悉图书馆业务,相对稳定的管理人员,普通小学图书馆可配备熟悉业务,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管理员。 |
五
管
理 |
1、学校对图书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2、应有图书总帐和分类帐两本帐目。3、应有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4、图书按“中图法”分类。5、新书应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应在10天内上架并流通。6、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借出。7、报刊应每月装订成册,并登记。8、保持馆、室清洁、卫生。9、图书应用计算机管理,实行电脑编目、检索、管理等。10、图书馆应建立:①管理人员岗位职责。②书刊借还制度。③藏书及资料管理规则。④阅览室守则。⑤赔偿制度。⑥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11、向师生开架或半开架借阅,借书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 |
1、学校对图书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2、应有图书总帐和分类帐两本帐目。3、应有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4、图书按“中图法”分类。5、新书应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应在10天内上架并流通。6、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借出。7、报刊应每月装订成册,并登记。8、保持馆、室清洁、卫生。9、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图书馆用计算机管理,实行编目、检索、管理等。10、图书馆应建立:①管理人员岗位职责。②书刊借还制度。③藏书及资料管理规则。④阅览室守则。⑤赔偿制度。⑥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11、向师生开架或半开架借阅,借书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 |
1、学校对图书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2、应有图书总帐和分类帐两本帐目。3、应有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4、图书按“中图法”分类。5、新书应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应在10天内上架并流通。6、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借出。7、报刊应每月装订成册,并登记。8、保持馆、室清洁、卫生。9、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图书用计算机管理,实行编目、检索、管理等。10、图书馆应建立:①管理人员岗位职责。②书刊借还制度。③藏书及资料管理规则。④阅览室守则。⑤赔偿制度。⑥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11、向师生开架或半开架借阅,借书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 |
六
书刊
使用 |
1、利用黑板报和视听室介绍新书目录,推荐好书。2、积极开展对师生的出借服务,教师全天出借,学生定期出借,提高书刊流通量,每个学生每年借书15册(次)以上。3、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4、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展开宣传教育活动。5、对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 |
1、利用黑板报和视听室介绍新书目录,推荐好书。2、积极开展对师生的出借服务,教师全天出借,学生定期出借,每个学生每年借书12册(次)以上。3、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4、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展开宣传教育活动。5、认真做好导读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开设阅读指导课。 |
1、利用黑板报和视听室介绍新书目录,推荐好书。2、积极开展对师生的出借服务,提高书刊流通量,每个学生每年借书10册(次)以上。3、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4、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展开宣传教育活动。5、对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 |
七
备注 |
本标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和我厅《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规程》(粤教装备[2000]11号)制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