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校园读书节参考资料(1)

分类栏目:他山之石 文章上传时间:2006年4月11日 (双击鼠标自动向上滚屏)


·校园读书节参考资料(1)·

                           “营造书香校园”研讨会
                              朱永新市长报告提纲

(一)营造书香校园与个体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旨在促进人格的发展和人性的健全,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个人的发展潜能,并为其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实践,二是阅读,二者都很重要,而对于以在校学习为主,尚未踏入社会的孩子来说,后者显得尤为重要。
书籍是历史的浓缩,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阅读对于个人的发展水平和终身成都市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六个“唯独”
1.什么叫营造书香校园?
2.为什么要营造书香校园?
(二)营造书香校园与民族进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林语堂先生说:“我们几乎认为,假如没有诗歌,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大唐盛世似乎也从正面印证了他的说法,的确,有些国家,民族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能够征服世界,主帝世界;而是因为它能够拥有文化,拥有精神。
阅读是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
我们应该高扬阅读的主题。
新教育实验体系中的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是教育实践的“六大行动”之一,说它是“之一”还不足以表明其重要性,说它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也许更为准确,因为它贯穿于其他五大行动,和其他五大行动互为平台,相得益彰。
(一)“营造书香校园”与“师生共写随笔”
(二)“营造书香校园”与“聆听窗外声音”
(三)“营造书香校园”和“双语口才训练”(如:课前3分钟,口才大交流)
(四)“营造书香校园”和“构筑理想课堂”
(五)“营造书香校园”和“建设数码社区”
从新教育实验的实践来看,网络社区建设已经被一些学校纳入了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提高师生阅读,交流的质量,而通过营造书香校园,校园网络也变得充实起来,真正成为师生发展的平台。
(一)书香校园建设的一般模式:
新教育实验发展至今,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来,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是没有既定的模式可寻的,
1.  着眼于整体环境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2.  创造“书香班级”(宁波万里的“书香班级”的评价标准)
3.  建设高质量的图书馆
4.  开拓多渠道的图书来源
(二)书香校园实施的具体形式:
1.  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2.  开设阅读课,设立阅读节
3.  组建社区,出版刊物
(三)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
书香校园的核心是阅读,在实验过程中,各学校结合各种活动和阅读课在采用传统阅读形式的基础上,又摸索出许多新颖的,深为孩子喜爱的阅读形式。
存在的问题:
首先:还不够深入。
其次,范围有待拓宽。
再次,缺少读书指导,读书方式单一。
最后,合作和沟通不够。
我们的建议:
(一)   往深处挖掘,深入观念层面
(二)   拓展广度,从影响孩子、教师到影响父母社会
(三)   往课程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四)   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往特色化方向发展

----------------------------------------------------------

                          感激书籍,享受成长
                     ——“漂流书屋俱乐部”活动方案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让师生对学校的全面工作热爱起来,肩负一份责任,胸怀一片爱心,对德育要虔诚,对智育要敏锐,对体育要关注,对劳动技术要介入,对美育要提升,让老师对学生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忘陶行知所说的: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明白教育不是全能的,要坚持教育有为,藏富于民的哲学思想,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弃的要放弃,要抓住根本,不要认为教育就是讲、就是说,那种以为讲多了就懂了,实质上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实施幸福教育,还要提倡“留白教育”。因此我校园决定全力建设“漂流书屋俱乐部”。
一、活动目的:
以班级为单位,以“漂流书屋”为主体,使班级成为“漂流书”的集散地,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命的状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畅游书海中拥有智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学会感激,懂得感激,通过激趣、导读、导思,进而达到导行、导写,让同学们在与好书对话中感知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下文化底蕴,为人生奠定幸福基石。让“漂流书屋俱乐部”不仅是“漂流书”的集散地,也是“成长愿景”的百宝箱。
二、活动主题:
书海扬帆  香溢校园
相约好书  牵手美文
畅游书海  拥有智慧
感激书籍  享受成长
三、组织领导:
组长:吴小金
副组长:赵全山   刘伟芬   杨月添   刘春茂
组员: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安排:
(一)、动员阶段
2005年11月份是该活动的宣传试行阶段,通过班会、广播站、公告栏等窗口,对该活动的目的进行宣传。
(二)制定措施
向全校发出建设“漂流书屋俱乐部”倡议书,各班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实施计划及相关举措。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阅读的兴趣,凸现学生的读书意识,在校园内积极营造爱书、藏书、读书书香氛围,使学生在书香飘溢的校园中茁壮成长,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漂流书屋俱乐部”的积极性。
(三)、“漂流书屋俱乐部”系列活动
第一阶段:
1、组织班级“漂流书屋俱乐部”活动。 
(1)开展创建“漂流书屋俱乐部”主题班会。各班紧紧围绕以创建“漂流书屋俱乐部”为主题,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形式评选出最佳活动方案。以图书室为总部,以各班为单位,充实图书量,选出一名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流动传阅制,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并规范班级图书角建设。(每周一、周四为阅读时间)
 (2)深入开展班级读书角和好书交流活动。要求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充实各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个人藏书优势,让每个学生动能多读书、读好书。 
 (3)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各俱乐部建设“读书心得树”。要求各班学生把读书的感想、体会、经验等写出来,以卡片的形式放入其中,在班内进行交流,带动更多同学也能积极参加。 
(4)、各小俱乐部设置一个“成长愿景箱”,学生每月投入一次,写下成长的愿望和愿景,包括对自己的要求和规准。
2、“漂流书屋俱乐部”标志徽章征集。通过海报张贴,广播宣传,向全校学生征集本俱乐部的徽章,并评出入围奖。
3、各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至少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笔记,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作文竞赛。
4、教师推荐导读,相约好书,畅游书海。通过推荐、导读,让每一位学生都与好书相约,与美文牵手,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真正主动地“动”起来,既主动又互动,让读书成为每个人的一种需要,使学生的心智在阅读中得到锻炼,智慧在阅读中迸发。
5、开展“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演讲大赛活动。要求各班同学把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选出最佳文章,参加学校“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演讲比赛。 
  6、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要求我校教师读书节期间读书2—3本,写读书摘记2000字以上,写教育教学随笔一篇,参加学校展评。 
7、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第二阶段:
1、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各班推荐5篇优秀读书摘记和5幅手抄报参加学校展评。
  2、开展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生努力丰富自己的家庭藏书柜,实现个人藏书30册以上的目标。开展好平日和节假日的“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及征文活动,实现父母与子女同读、同写、同感悟、共交流。
3、“智慧剧场”(或化妆舞会)
将所阅读书籍中的故事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来走进书中人物的心灵世界,感受人物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既能提升自我理解能力,又锻炼了自我的表演表达能力,并展现了学生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培养审美情趣,增强人文底蕴。
4、“智慧论坛”读书名言书签制作比赛
活动要求:要求同学们将自己阅读中的感悟、感受和读书感想变成只言片语,写在精心制作的书签上和大家分享,书签力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装帧精美。
5、“智慧芳草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
活动要求:要求每人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要求用简短的语句点评你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均可,形式多样,可以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自由创意。以年级为单位评出优胜奖若干名,予以表彰和奖励。
6、“智慧人生”读书心得故事演讲会
活动要求:“我读书,我成长”,围绕自己读书中发生的故事、心得体会撰写演讲稿(四至六年级),围绕名人读书故事、成语故事等编写故事(一至三年级),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竞赛,对比赛优胜者将由学校颁发证书。
7、开展“智慧之星”评选及表彰。
评选要求:全面考查学生阅读情况,形式以纸笔测试为主、提交读书笔记为辅。优胜者为“智慧之星”。
 
附:“漂流书屋俱乐部”各项活动时间另行通知
 
 
六约小学


---------------------------------------------

                     建设书香校园 践行新教育理想 
                     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教研室  张林 

         “新教育实验”是追求教育理想的一个实验。2003年的夏天,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举办了暑期校长干部培训,请来了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先生来我区做“我的教育理想” 的报告。在那次培训中,教育局就在全区倡导开展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于是我区在区域性推行有效教育的基础上,以“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进行“新教育实验”研究,这是基于我区实际而确立的课题。
我们知道“书香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以学校文化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共同创建的。“坐拥藏书,静心阅读”,“和书做永远的朋友”,已成为一种精神。它充满激励和引导的力量,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让学生心中永远有梦想;它是一种人文氛围,饱含凝聚人心,促进交流协作的向心力。让师生处于勇于探究、善于反思、敢于创新的积极状态之中;它是一种品质,极具个性特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让师生既富有时代气息的品性,又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因此,在建设书香校园,践行新教育理想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聘请专家顾问,指导书香校园建设。 
“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 进行“新教育实验”研究,是一段研究探寻的经历,是一个不断积淀提炼升华的过程,它涵盖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它构建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它需要何种有效的保障机制;它研究的主要策略该如何拟订,都需要专家们的教育启蒙和过程指导。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京口区从有效、优效出发,聘请了“新教育实验”的创立者朱永新教授及其同事、学生作为顾问和指导者,同时聘请了南师大、上海华师大等专家教授指导,面对面的和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指导;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多次来京口区的学校与小读者见面、作报告、签名售书;邀请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团和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为一线教师作古典名著讲座、中外文学比较剖析、读书方法专题指导……一系列的活动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增强了师生的文化底蕴,让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在氤氲书香中发展,京口教育弥漫着浓浓的书香。
二、选择首批实验点,带动全区建设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环境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在区域性推广书香校园前,我们思考要想带动全区建设好书香校园,就要选好点,带动面,由点带面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实践的开始阶段,我们根据学校的条件,考虑到研究侧重点的不同,选择了这样三所学校:
一所省模范学校——中山路小学。该校侧重于从管理的角度研究人文情怀下的“书香校园”建设,希望通过构建书香校园文化来使教师和学生内增修养,外塑形象。这所学校为了进一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将全校最大的原为集中一百位教师的办公地开辟为图书馆,每位教职工还自发为购买学生图书捐款100元,馆内实行微机管理和全天候开放,师生人手一卡,学生可随时借阅。与此同时,该校各班还设有“班级小书柜”、“流动图书箱”和报夹,班与班之间还经常交流图书和读书心得。在创设好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与书为伴”、“伴书成长”。为增加教师修养,自02年起,学校出台一项政策,每位教师每年购书400元(学校补贴300元,个人承担100元)。五年每人藏书200册。为了填补教师的一些空白,学校增设了古文学习,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授讲课,历时三年,每周一次,并以教师朗读、释义的方法进行考试。还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古诗文篇目,每班每天安排40分钟阅读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一所市级文明单位——京口区实验小学。该校侧重于从教育教学角度,研究“创造与享受艺术化的人生”,他们以国粹——京剧为载体,通过开展“读京剧名段,做少年君子”的活动,构建起以“艺术化的人生”为核心理念的书香校园文化。在教育实践中,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提炼出构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京剧艺术,初步认识京剧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体验京剧文化之美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由京剧审美走向广阔的艺术审美。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整理中,获得相对完整的京剧以及其它艺术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同时学校在“立有效之本、倡研读之风、探教学之理”的系列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撰写了校本教材《创造与享受艺术化的人生》。
一所企业参股的民营学校——索普实验学校。该校侧重于从学校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研究借鉴企业文化精神,着重人格修养的塑造,构建“走自己的路”的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工作。这所新办的学校,注重在实践生命教育中,让孩子健康成长。他们让师生和书本对话,用大师的思想哺育师生、用名人的智慧激励师生,用专家前辈的人格影响师生。在开展的系列读书活动中,该校以“节日教育”和“阵地教育”为舞台,为师生搭建“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书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如何爱自己,爱父母、爱集体、爱社会……并借助家长会开展“感恩教育”、“规范教育”等活动。特别是该校将网络“教育在线”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网上冲浪,建立起每班的读书主题贴。教师、学生、家长在“书香校园”中共同成长。
在“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的实验中,我们不断总结这三所学校在建设书香校园中的经验,在去年下半年以点促面,在全区倡导建设书香校园,营造浓浓的书香气息。推进活动中,我们及时大力宣传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做得好的学校,在镇江市红旗小学召开读书活动现场会,参观爱心跳蚤书市活动;组织各校交流读书活动方案,总结读书经验……在区域性推进读书活动中,有的学校开展了“主题式探索性读书活动”,即围绕一个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师生自主选择阅读,获取知识,多方寻求答复,自主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有的学校侧重在校园环境布置、图书馆建设方面和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加以研究,注重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师生立终生读书之志。有的学校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确立读书活动课内结合、课外延伸的目标。有的学校把课外阅读向家庭延伸,倡导建立“家庭图书屋”,向家长提供推荐书目,供家长选购图书时参考。“亲子阅读”在许多学校深入进行,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孩子共读共悟、共提高,增进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促进了他们的亲情。目前全区学校“爱读书”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会读书”的能力正不断提高,“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已成为越来越多师生的自觉要求。
三、推动硬件建设,校园处处飘书香。 
书香校园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对点上学校我们规定:必须有全天候开放的师生阅览区和借书处;有电子阅览和查阅的设备;有不低于省实验小学人均藏书的册数;有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本校特点的环境布置;有方便班级内阅读的条件;有交流展示读书心得的舞台和时间;定期向师生推荐书目;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其它学校逐步到位。
目前点上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硬件建设已达到要求,全区多数学校在已基本达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求学校各有特色,如学校大门口的“读书牌”,校园内走廊过道、教室内壁外墙上的“书讯展”、“读书报展”、“读书之星”风采展;校内“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橱窗”推荐好书、介绍读书方法、交流读后感;组织“红领巾跳蚤书市”,建立并不断充实“班级图书柜”;定期组织交流“读书小报”展;部分学校成立诸如“青年教师发展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并要求每个成员按月填写“读书笔记表”,激发教师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改进工作。目前所有学校都制订了“读书节”、“读书会”的活动方案,并能扎扎实实地开展。
四、强调制度保障,扎扎实实做好读书活动。 
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淀、不断升华的过程,要使这一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因学校领导或教师人员变化而造成中断,建立或修订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实际采取民主集中的方式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或重新制订的工作,使学校师生有时间读书,能选择想读到的书,有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有激励个人购书的措施,有必要的学校集体购书经费。
为保障在“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中,有效地进行“新教育实验”,许多学校将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规定教师每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读书数量指标和读书笔记的篇数。一些资金比较紧张的学校,积极主动向社会求助,从省妇联、江苏出版集团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获得捐赠价值1.5万元计1800余册的书籍,建起了“同在蓝天下”爱心书屋;有的学校则规定教师每人每学年自购图书不少于400元,学校补贴50% ~ 75%;有的学校为教师办好了社区、市级图书馆的借阅证。一些学校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设立了读书奖励基金。为了促进书香校园活动,我们拟订了评选“读书之星”、“书香班级”、“书香校园”的评比条件。旨在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的扎扎实实进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
五、建立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在读书中成长。 
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的侧重点,通过现场观摩、沙龙研讨、校际联动、网络互动,实现激发思考,学习借鉴,促进深入,师生活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区主要围绕三个中心议题组织不同层面的读书交流活动。一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与充实办学内涵、打造学校特色的关系;二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课改深入、推动有效教育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三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关系。
围绕这三个议题我区进行的“多读书、读好书”交流展示活动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极富鼓动和激励效果。如教师中的主题阅读沙龙活动: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爱读书典型人物事迹宣讲会、师生好书推介会;再如学生中的大、中队主题读书活动:自办读书小报展评、诗文朗读比赛、读书征文评比、读书知识竞赛、跳蚤书市以及不同年级的“漫游童话世界”、“读寓言,悟人生”、“走进科学宫”、“沐浴古诗文的雨露”、“在中国古典名著中行走”活动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积淀后,师生共同读书、共同写书:编写了反映家乡特色的《镇江风情》(4本);反映京口区特级教师薛翠娣教育思想的《我的人文情怀》一书;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编写了京剧读本《创造与享受艺术化的人生》、民间工艺读本《巧手彩面一片天》(3本);教师在广泛阅读各种教育专著的基础上,写作热情高涨,纷纷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故事,出版了《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一书;同时教师还及时记写了大量的读书心得,出版了《和书一起走过的日子》一书。在读书活动中我们通过评点剖析、讨论争议逐步提高了师生的认识,不断积累经验,让实现“新教育理想”成为永远的追求。
书香校园行动是新教育六大行动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最主要的难点是评价。“构建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从物质建设方面看,因有物有形,评价纵有分歧,还比较易于统一到“看主流”、“看整体”上。而从精神层面看,是否行动在实现“新教育理想”的征途上,难免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局面。不过好在我们的研究实验,有“新教育实验”专家的指导、帮助,还有师生和家长在书香校园活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不至于偏离“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个核心理念

-------------------------------------------------------

                  做一个终身读者 
              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校长        金林 
2004年冬天,朱永新先生来到我们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为我们新教育实验基地揭牌。这块牌让我们引以为豪,却也给了我们工作的动力。作为一所与企业联办的新建学校,我们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缺少文化积淀。新教育实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营造书香校园,做一个终身读者。 
一、营造书香校园的物理环境 
1、校园处处书香浓
(1)让图书“走出”图书馆
打造书香校园,是将图书堆放在图书馆里陈列,供人参观,还是让学生随处可触摸到书。在更新固有理念后,我们努力地营造书香校园的物理环境:让校园的长廊里、过道中书香飘飘,身在其中,就像在文化长河中漫游洄溯,与一位位诗人深情对话;让母语、英语双译的名人名言撞击人的眼球,感受着两国语言的魅力;就连从花圃边经过,也可以与绿树小草进行生命的对答……这样,阅读与陶冶便会随时随地发生:校园大门口、楼梯拐角处、宣传栏里……课前、饭后、放学前后、活动归来……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我们从小处着手,期盼校园里能移步换景,让学生沉浸在这样的美丽之中。 
(2)开放阅览区的效应 
为了让学生能随手触摸到图书,我们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班级读书角”、“开放式阅览区”、“学校图书馆”。 每个普通教室都有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多处设开放阅览区,同时设立了听觉欣赏区、自由上网区和休闲阅读区;另外一级读书网络则是学校图书馆,学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工作和图书推荐工作。二级图书网络有各自的开放阅览区章程。开放阅览区的设立,体现了我校对于书香校园建设一个理念:开放空间自由,尊重学生自主,相信学生自律。 
(3)图书角在招手 
“班级图书角”是我校一道别样的风景,图书角几乎一般的学校都有,有趣的是,许多老师独具匠心地设计起自己的“书香班级”来:有的教室里设置了“读书台”,有的班级墙壁上张贴着“每月新书排行榜”,有的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的作品,有的班级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书袋……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了。我们一直拥有这样朴实的愿望,希望孩子们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每天在这样的阅读中生活。 
(4)面面墙壁飘书香 
学校里有一条文化长廊,这里记录着我们的读书活动,记取着我们的读书感言。建立这样的“书香长廊”,是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如我们开展了藏书票设计制作展、教师读书感言等大型读书活动,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2、让网络打开师生眼界 
(1)加大硬件投资 
资金再紧,不紧图书。我们学校加大硬件投资,设立了两个机房,一个电子阅览室,所有的班级、办公室都有电脑,校园网正式开通,构建读书交流平台,网络相连,信息相通,让师生的目光投得更远。 
(2)加大电子图书的数量 
我们总是及时地发掘电子图书信息,把老师、家长、学生推荐的好书第一时间补上。为此,我们有专职老师负责,扩充电子图书的数量与质量,为孩子提供阅读保证。 
3、提供自由的借书空间 
有了书,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方便地借阅,真正地服务于他们。在完善借阅制度的过程中发现,最好的制度就是给学生最自由的借阅。许多新实验学校设置了开放式阅览区,让学生来自主管理。我们借鉴了这样的做法,却大胆地尝试无人管理。即便我们一学期丢个一百本书又怎么样?也就几千元钱,几千元钱若能换来学校的一个和谐的自由的阅读氛围,值!我们要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点燃师生的读书热情 
人的读书愿望被点燃,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兴趣。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尊重他们的阅读口味,冒险文学大师布热齐纳发现:儿童的心理是天生的产生很多幻想,也会产生对这个未知世界探索的一种雅兴,所以很自然地他就会有一种探求的精神。我们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了解这种本能的好奇,孩子们读书有自身的规则,应该规范。但是他们阅读的最高规则是:自由选择、处于自由的状态。一旦严格地按规范去做,便会湮灭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追求的是让学生惬意、自在、自由地阅读。这是阅读的第一阶段,也应该成为最终的境界,最高的境界。 
1、和大师零距离接触 
教育的本质应该有两点,一是价值引导,二是自主建构。我们在传统的儿童阅读上有一种误区,流行的东西是不深刻的、不经典的,学生们为什么那么爱读杨红樱的书?杨红樱的书或许不能成为经典,但却能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喜欢去看书,可能我们传统的教导孩子的阅读方式就是你给我去读很多经典,但是这很多的经典对于儿童的心理的特质和他年龄层次来讲,他还不喜欢,他喜欢读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得给儿童提供他喜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教导他们应该怎样,而是陪伴他们。为此,我们特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周锐走进校园,让他们与学生自由地交流,学校刮起一阵“杨红樱风”、“周锐风”,他们的作品随处可见。孩子们在真正地享受文学,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散步。 
什么样的书籍才是儿童真正喜欢、并对儿童的一生有积极影响的呢?毋庸置疑,贴近儿童心灵、生活世界的书籍。我们不仅追求深刻也追求严肃;我们追求高尚,也追求平实;我们阅读现代也阅读经典;我们阅读轻松也阅读严谨。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精神的引领。我们坚持让大师的思想哺育师生、用名人的智慧激励师生,以专家前辈的人格影响师生。我们先后请来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市长、南师大赵志毅教授、苏州教研室袁卫星主任、市教科所赵联所长等为我们作报告,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触摸窗外的精彩。他们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2、搭建阅读舞台 
基础性阅读决定孩子一生,我们应该循着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分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由浅入深的指导,使各阶段的阅读重点前后衔接、递进,而且构架了读书的整体,为此我们根据新教育实验提供的必读书目,进行二度甄选,列出了属于学生的必读书目。随着学生求知领域的扩大,引导从文字、艺术,到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地理,乃至历史、哲学等各个层面深入拓展。 
(1)处处闻香,乐读 
“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 因此,我们力求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我们学校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学生自己写的格言牌,插在校园的绿化带中。老师们先让学生收集关于读书和日记的名言,熏陶、感染学生,然后让他们创作关于读书或日记的名言,以此鼓励学生读书和写日记。课后,格言牌前总会有学生在驻足观赏。 
镇江人杰地灵,名家聚集,沈括、茅以升、萧统、赛珍珠等。这些昨日的辉煌就是今日最好的资源。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他们的故居,听作家、老师、导游或他们的后代介绍他们的事迹,激发孩子学习名人读书的热情,让学生走近名人,走名家读书之路,心灵与心灵对话。 
(2)时时飘香,多读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我们各班的黑板上方,都开设了“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学生每天利用课上一分钟、做完操和清卫工作等零碎时间背诵,化整为零,一步步引领学生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 
(3)一瓣心香,会读 
鲁迅说过:“倘只看书,会变成书橱。”是的,“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结束,信息时代呼唤高质量的阅读。茫茫书海,适合我们的永远只能是冰山一角。所以,我们老师在要求学生读书的同时,还要授人以渔。 
为了让学生会读书,能读出书的深度,我们改革创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尝试。把教材进行相应的整合,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以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深度。同时大量引进课外阅读知识,让课内外联接,让包括数、外、品德与生活等所有学科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每一门学科,让知识与生活真正融合起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阅读教学充满创意、充满诗意,是我们的追求。课堂上常常“举一反三”,把课外的相关美文与书籍介绍给学生;常常“读书给学生听”,老师不厌其烦地把长篇作品分段读给学生听;常常“主题提升”,就一篇课文,找出同主题的大量的文章与书籍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阅读改变了课堂,阅读改变了学生。 
     (4)人人品香,爱读 
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师生共同“写书”,孩子们为自己的书取名字,亲手绘制封面,父母、亲友、老师为他们写充满爱意与期盼的“序”言,他们的“书”里有老师的指点,同学的鼓励,亲朋的欣赏……透过这些稚嫩的文字与图片,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书籍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孩子们每一个月都会把对生活的感悟积累成厚厚的书籍;用小手绘出最美的小报,记录下了收获的幸福…… 
活动能点燃兴趣的火花,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舞台。我们用“活动激发兴趣”,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我们的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六一”儿童节,全校开展了“我与学校共成长”演讲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争做文明青少年”为主题,开展了较为新颖的“童星闪闪”优秀队员评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表现欲,一种向上的氛围正在不断形成……我们欣喜地看到,校园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郁。11月12日我校成功举办了镇江市德育科研报告会,学生为与会老师献上了一台精彩的节目。2005年迎新联欢会上,同学们为全校的师生、家长展示了自己一年来的新的收获。精彩处处展现,师生共同发展。
3、主题阅读激发
上个月,我校的第二届读书节拉开了帐幕,此次读书节,我们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引导学生分年段、定专题进行阅读,通过实践来让读书走向生活化。学生们在读书节中所表现出的热情感染了所有的索普人。 
此次读书节,我们以主题阅读为主要形式,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爱的教育》、《热爱生命、笑对人生》等主题突显了一个个鲜明的命题。各班围绕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精彩呈纷。我们让孩子走近产房,聆听新生命的心跳,从此他们懂得了如何爱自己,爱父母。他们进行体验,当一天盲人,当一天瘸子,当一天哑巴,进行“护蛋”行动……活动中,他们懂得了对自我生命的珍爱,对特殊人群的尊重。 
三、引领师生在读书中共成长 
“软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学校要书香四溢,学生要读书,老师要读书,校长也要读书。知识的迅猛发展,让我们都具有了“本领恐慌”,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不读书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淘汰。教师必须读书,“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电子阅览室这一校本资源,加大对教育图书资源的购置,精心地为教师推荐了五十本必读书目,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师生在“教育在线”上开垦辟壤,老师们非常热情地投入了阅读与交流,反思与总结,并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发表在“教育在线”的教育论坛中。学校所有的班级都开设了自己的班级读书帖,大家在其间挥洒热情,记录成长。教师在知识的熏陶中逐渐发现了人生的价值,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教育之梦。 
而如何点燃老师的阅读热情呢?我们也有心地营造这种氛围。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浓情咖啡”第一届校园读书交流会。伴着咖啡的浓香,弥漫着书籍的芬芳,带给我们的有激动,有浓香,有温馨,有热情。咖啡与书香融合,激情与文化相随。 
我们同时发现,“课题引导读书”是点燃老师阅读的一个好的途径。我校积极申报了省教科课题《校企文化的联接与发展――基于索普的研究》,市级课题《生命教育》,全面进行“校企文化联接与发展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育的旨归,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并从其真实的生命历程中发现他们的需要。有了这样的研究方向,老师们投入了积极主动的阅读与研究之中,关注对学生的发展影响,从而在教育活动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打造学校的文化特色。 
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我们进行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选。 
1、营造书香教室:通过开展“好书大家读的活动”,发动学生每人捐几本书,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书籍阅读。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 
2、评选读书明星:遨游书海,其乐无穷,勤读好书,终身受益。各班发动每位学生读1-2本好书,并根据自己平时买书、藏书、读书情况,写出一份个人读书事迹材料,评出1名读书明星,连同事迹材料上报。 
3、走进书香家庭:随着“书香校园”、“书香教室”的营造,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走进“书香家庭”的拍摄活动,向全校学生展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自身文化修养阅读,为学校的发展阅读,为未来而读。一所学校应该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只有丰厚学校文化的底蕴,才能真正树立起前进的目标,而阅读、阅读、再阅读是我们的唯一追求,把阅读融入生命教育是我们最高的目标。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学生、爱自己,让学生懂得怎样去爱,懂得如何享受被爱。教师节我们一改常规做法,每位老师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礼物,让学生在属于教师的节日里享受被爱,孩子们的爱心被触动了。重阳节到了,我们又走进了敬老院,并要求每一个孩子从孝敬自已家里的长辈开始。我们借助家长会这一契机,全面开展了“感恩教育”、“规范教育”。活动得到了与会家长的高度的肯定,也更坚定了我们的努力方向。 
“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引领师生成长”这一新教育实验,我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教育实验当中去。用书香特色打造索普品牌,用学校的发展去激励师生生命的成长,用阅读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用洋溢的书香去感染今天与明天的人们。 
多少次,我们梦想校园里处处都能浮现这样的情景:斜阳照在窗子上,金色的阳光撒在老师们、孩子们的脸上,也撒在他们手中的书上。大家看书时所流露的那份认真,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那么生动;大家所表露的那种满足感,又显得那么美好。虽然是梦想,但是梦可成真,只要努力去挖掘老师、孩子内心深处那种爱书情结,便能建立起书和人的桥梁。在一种良好氛围的熏陶下,爱书、惜书的情愫自然会在孩子心中溢开。那么,梦来临的脚步就近了,书香就更扑鼻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一个朴实而坚定的目标: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都做一个终身的读者。


----------------------------------------------
                  《从书香社会到书香校园----澳大利亚访问印象》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许新海

   在澳做访问学者一年,新教育实验是理想化的,实现起来很难。
书香社会掠影
社区图书馆
家庭藏书与阅读
公共汽车也是阅览室
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报告
社区文化活动
帮助家长指导孩子阅读
州长读书挑战活动
坐巴士上,看到人们在车上读厚厚的书,我每次乘车就塞一本书在包里,并非从小教育在车上不好读书,现在道路好,我们可以读书了。社会的读书状态很好,南澳州长亲自给全体小朋友的家长写信,请家长来参加州长的阅读挑战行动,连续四年,完成阅读挑战行动,二年发铜牌、三年发银牌,四年发金牌。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我更有体会的是,有一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艺术文化节上作报告,露天广场上,市民可随意听。前几天就在报纸上刊登消息,让老百姓都可以听,了解他读书、生活的过程。
帮助家长指导孩子阅读
孩子来到学校之前的阅读
孩子在上学之前,其实已经阅读的很多东西,家里的,社会中的,电视里的各种标记符号、标志。
他们已经看到人们读书。
他们已经看到人们写作。
阅读挑战活动
阅读挑战规则
州长写给家长们的一封信
南澳州长写给家长们的一封信
阅读挑战的规则,如果共同营造这样的社会。
房东老太家最富有的就是书,就是家庭读书建设,60几岁的老人,每天晚上都会拿出书来看。拿出老伴的日记给我看,老伴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写了74年的日记。我让女儿看这个日记的过程,对她触动很大。我们俩一起写,准备出书。这是一个读书的社会。
书香校园: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资源中心:在澳州走遍500所学校,看过图书馆,图书馆就是教室,老师带学生进图书馆上课,成为图书馆老师的助手。阅读区里,摆放自由,读书感觉不一样。教室就是图书馆,中国的语文书,人人都是一本书,但澳州没有课本。我发现原来他们对课本的理解是两个概念,他们的教室里,孩子们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这是语文教材的概念。把读书分为十四个等级,老师对孩子的阅读每月进行测试一次。每个教室里的书盒里,每个孩子在教室里具有三十本以上的书。
老师告诉我,语文课就是用这些书,不让学生读不能理解的书。他们的语文课非常有意思,可以是上一本小说,读一星期、一个月。老师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学生与教师的两本书不一样,老师的书更深入地整合。国外英语有精读与泛读,精读是一个蓝本,共同协作。《哈姆雷特》上完后表演,邀请我去听讲。旁边就有高考局的人,表演出的成绩就是由这三人打出来的。这样的机制带动了读书。他们的书香校园的建设与我们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博克备课的表演很精彩,让人很向往。他更多地把读书与评价结合在一起,最后纳入在高考中。系统的界定是非常严密的。我们在书香校园的建设上后续的现象,应该建设在这样的层面上,让每一个孩子都爱读书。
开放的借阅方式 
教室就是阅览室
精细的阅读测试
校本化的阅读课程开发:开发课程,做成精细的模块。
读书周
读书与戏剧表演结合
卜延中:许新海校长的报告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读书。国外的官把读书作为政绩,阅读需要精细化,许多学校连每周一次的阅读都没有。我们要的是分数,让人心酸的分数。下次研讨会,欢迎许新海校长报告,这是我们的邀请。

相关链接:http://

文章出处:网络

编辑:l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