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三大障碍制约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分类栏目:业务学习 文章上传时间:2004年5月14日    (双击鼠标自动向上滚屏)


        队伍相对老化 专业结构不合理 职称问题较为突出
        三大障碍制约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100%的中小学图书馆员要求接受继续教育

                 中国教育报记者 高华程

    “我们太需要‘充电’、‘加油’了!如再不接受继续教育,别说与时俱进,连现有的工作也没法胜任。”在对中小学图书馆的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种感叹。
    2003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具有基本的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但实际上,很多中小学的图书馆达不到(规程)的要求。记者近日从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了解到,一项针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状况的抽样问卷调研表明,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的专业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队伍相对老化——馆员年龄46岁以上的,占45%,20—35岁的只占21%。
    专业结构不合理——图书情报专业的人员只占5%;学习其他专业的占73%,还有一些是属于即将退休或因身体状况而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业务素质低是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职称问题较为突出——由于职称评聘过程中的相关政策以及中小学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和继续教育状况,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称问题较多,有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的不足27%;其他非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的占70%。还有一部分为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非专业技术人员。
    这三个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不稳定。调查显示,34%的中小学校没有专职人员。人员的不稳定也使图书馆工作丧失了基本的连续性。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只能进行日常的借借还还,有的连日常业务也难以开展。
    在询问“您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否应纳人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时,100%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还有的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应与资格认证、职称评聘等问题结合起来,各区县应统一管理。
    这项调查反映的虽然是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现状,就全国范围来看,队伍的老化、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和职称问题的突出,的确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馆员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三大障碍。至于图书馆馆员对继续教育的强烈需求,则与网络环境对中小学图书馆员提出的较高要求有关。网络环境下,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网络检索和获取所需信息,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动态和无序等,使得用户在检索信息时有很大难度,住往无从下手,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成为“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手”,能帮助用户打开世界信息资源的大门。他们既要有图书馆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成为复合型人才。
中小学图书馆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馆员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小学图书馆员的教育培训,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但长期以来,因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工作举步艰难,因此,应尽快制定出台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规划,使中小学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能够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

文章出处:《中国教育报》

编辑:chend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