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义工培训教材:
《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2007年6月第2版(修订版)
主编:林运卓 林翠贤
编写:林运卓 林翠贤 林李生 王孟雄 李建途 刘斯慧
--------------------------------------------------------------
交给中学生一把自学成才的金钥匙
——喜读《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鞠莹
21世纪,世界已迈入信息化时代,被人们誉为“人类思想的宝库”的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在传播与交流思想、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中学图书馆,由于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责任,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早在 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就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应“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给学生以基本技能的教育,使之具有广泛的使用资源和 服务的能力”。2000年1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在我国基础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中学生必修课。中学图书馆如何在这一重大变革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成了近些年来教育界乃至图书馆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始终是围绕着考试转的一种应试教育体制,以追求升学率为终极目标,以单纯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手段,这样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既脱离了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中小学图书馆在应试教育中虽然是某种达标的硬件条件,但实际上却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然而,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环境要求图书馆工作必须从“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转变,这也对中学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及如何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方面,林运卓、林翠贤和他的同事们编写的《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一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林运卓先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现任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馆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就“对全校所有学生开设图书情报选修课并编写出文献检索课教材”(见《从中美中小学图书馆之差异看素质教育》一文,《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年第6期),这在当时全国中小学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由他主编的这本新作,不仅是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和阅读指导选修课的学生用书,同时也可视为全国中学图书馆这方面的示范用书。它将广大中小学生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图书馆基本知识,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并结合青少年的特点,配以大量生动活泼、新颖有趣的漫画插图,从而达到使中小学生读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快乐的阅读中了解图书馆,学会应用图书馆。该书另一大特点是,在每一章后面都附有精心设计的研习作业,这不仅对读者,而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同样具有怎样进行辅导阅读和参考咨询的参考价值。另外,还反映了本校如何推广图书馆义工活动、开展“石头汤”读者俱乐部活动、“微言堂”读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方法。应该说,对各类学校的图书馆同行们来说都具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古今中外图书馆的历史演变、发展和现代图书馆的种类、特征、职能、服务项目,并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介绍图书的历史,从一本书的结构讲起,再逐次具体讲解杂志、报纸、工具书和非纸质资料的概念及用途。
第三章,主要介绍图书是如何分类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怎样的一本工具书;各类图书在书架上如何进行排序;在图书馆里怎样才能借到书——正确使用网上书目检索系统和进入书库时使用代书板。本章在叙述上采用了对话形式,将读者在图书馆借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巧妙地穿插在其中,在充满趣味性的一问一答中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图书馆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利用技巧。
第四章,介绍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针对中学生求新、求奇和求快的特点,重点讲授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或网络课室,全力位地掌握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新技能——Reading(电子图书)以及在邀游网海时必须掌握的搜索引擎的分类和正确使用、识别的技能。
第五章,阐述利用图书馆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手段。具体实施如:怎样开展某项课题研究、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如何整理读书笔记、卡片的分类编排等。本章感想: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图书情
报知识,是学生有效治学的工具,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六章,介绍图书馆利用教育与阅读推广的实施方法。本章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实用性、指导性很强。包括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要求、计划与课时安排,图书馆义工工作的推广招募计划、义工福利与责任、运作模式、培训课程(推广服务组、阅读指导组、借阅流通组、综合阅览组、新书加工组、网络维护组)等均一一予以详细介绍。并附《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义工联谊活动计划》、《诚邀图书馆家长义工的一封信》,及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石头汤”读者俱乐部活动和“微言堂”读书之旅等具体内容方法。
本书附录部分为《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读者指南》,其特点是既科学规范又详尽周到,尽可能地考虑到将严格制度和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
总之,诚如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校长吴颖民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将自学成才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形成自我更新创造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不仅是对入学新生开设图书馆教育活动的好教材,
无疑也是普通读者提高利用图书馆自学能力的参考读物。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教授 ,江苏省,邮编:210097)
[本文发表于《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年第1期]

附:
-----------------------------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义工培训教材:
《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第1版 2007年6月第2版(修订版)
主编:林运卓 林翠贤
编写:林运卓 林翠贤 林李生 王孟雄 李建途 刘斯慧
目录
序言/吴颖民1
第一章 漫话图书馆
1.1 图书馆简史/1
1.2 图书馆类型与功能/6
1.3 研究性学习与图书馆/17
第二章 认识图书馆的藏书
2.1 纸质图书/23
2.2 杂志与报纸/31
2.3 非书资料/34
2.4工具书的种类与用途/36
第三章 怎样借阅图书资料
3.1 了解图书的分类和排架/46
3.2学会“自助”服务/58
3.3 你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吗/63
第四章 ebook与网络信息资源
4.1 好书e读/72
4.2 遨游网海
——搜索引擎ABC/82
4.3 火眼金睛识真伪/92
第五章 研究性学习与资料积累
5.1 课题研究的开始/94
5.2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100
5.3读书笔记的整理/104
第六章 图书馆利用教育与阅读推广
6.1 新生入馆教育/111
6.2我是义工/122
6.3 “石头汤”读者俱乐部欢迎你/157
6.4“微言堂”读书之旅/171
附录 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读者指南
读者入馆须知/237
信息资源中心网站导航/238
开架书库图书流通管理规则/243
综合阅览室管理规则/246
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则/247
图书馆书刊和光盘丢失、污损赔偿制度/248
班级图书管理员工作职责/249
图书馆文明服务公约/250
课外阅读奖励计划/251
参考文献/252
后记/2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