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现实,开拓创新,引领中学图书馆的新发展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
(2006年6月)
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自2003年9月份换届改选后,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本着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市中学图书馆的实际,团结图书馆同行,坚持了每学期四次的教研活动,开展了广州市中学图书馆等级评估工作,活跃学术思想,提高了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水平,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专委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专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专委会的全体成员和各区中心组成员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服务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赞许。鉴于专委会在学会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在纪念广州教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活动中,我专委会被广州教育学会评为先进集体。
一、 立足现实,抓好常规教科活动,充分发挥专委会在中学馆界的引领作用
在本届任期内,专委会继承我会一贯的优良传统,在做好各项常规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我会在中学图书馆工作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会的教研活动已经纳入我市各学科教研的常规教研活动之中,真正结束了中学图书馆人没有教研的历史,为我市中学图书馆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图书馆人的专业化发展。
三年来专委会坚持和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步,每学期开展一次分区教研活动和至少三次全市性相关专题教研活动。每次的全市教研活动专委会因为力争邀请专家学者做有关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主题鲜明、操作性强的专题讲座,因此每次活动都能吸引图书馆人积极参与,并多次出现会场座无虚席而在走廊加座的场面。
1、2004年10月14日邀请广州市教研室黄宪副主任做“关于针对新课程改革与中学图书馆的建设”的专题报告,讲授新课程对图书馆的要求,帮助图书馆人员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课改给学校的整体教育带来的变化,在图书馆工作中不断创新服务,运用更为科学的管理去应对这些变化。为了加深学习,又以“新课程与中学图书馆建设”为研讨主题开展2005年年会论文征集活动,积极鼓励会员撰写论文,召开学术讨论年会。
2、2004年11月在清远市后花园组织召开了“图书馆科学管理经验交流会”,广泛邀请省内图书馆同行探讨新课改形势下的图书馆科学管理,互相启发,有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3、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指导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2004年3月31日在华南师大附中组织图书馆阅读指导课观摩交流会,探讨图书馆导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2004年12月15日由专委会主任林运卓老师开设讲座介绍他赴港台参观考察图书馆事业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让与会者藉此观摩交流,认识到台湾和香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港台学界如何有效推广阅读的方法; 2005年6月3日召开“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方法与策略”研讨会,由中小学图书馆一线工作者在总结本校导读活动方法与策略的基础上,介绍中小学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的相关知识与案例,邀请了深圳、佛山、东莞等市中学图书馆同行参与研讨,或发言交流经验,或递送书面交流材料,透过研讨会进行了研究、讨论、彼此观摩学习,集思广议。
4、2005年10月19日邀请广东省档案局业务指导科李彩春科长开设“图书馆业务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讲座,以帮助图书馆员明确图书馆业务档案的范围,学会整理业务档案,以保证我市中学图书馆等级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图书馆业务档案工作是图书馆事业建设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之一。图书馆业务档案反映了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为各项工作的规划提供了依据,它对检查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它有助于兄弟图书馆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是馆内工作总结和形成科研课题的重要资料。
5、2005年11月23日邀请广州图书馆付跃安老师举办“搜索引擎与数字图书馆在中学的应用”讲座,与图书馆专家、数字图书馆行业精英一起探索搜索引擎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应用,现场体会搜索引擎与数字图书馆系统正是我们开展读者咨询业务、课题研究的好帮手。
实践证明,我们如果将业务学习、学术研讨做为专委会的教研活动的重头戏,以服务于会员为目标,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已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就会大大增添了专委会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中学图书馆建设逐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图书馆的地位显著提高了。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也对中学图书馆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委会如何帮助图书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实现图书馆工作的新跨越,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 提高课题意识,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提高中学图书馆的科研水平
为逐步改变中学图书馆“看门守摊,借借还还”的尴尬局面,专委会一贯强调全体同仁在做好各项传统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课题研究带动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知识含量与服务质量。
1、多年来,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进行阅读指导和文献信息知识课的实践和探索,使得中小学图书馆导读工作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例如市三中、21中学、16中学等图书馆均分别开设了阅读指导课,以课题的形式探讨图书馆导读方法与策略,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常年不懈地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指导活动,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编辑专题导读刊物、创建图书馆导读网站、配合各学科兴趣小组开设文献检索知识讲座、开发阅读指导课程等等,不仅使图书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带动了整个图书馆工作,使之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该校图书馆分别承担完成了省和国家级立项课题,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出版了校本教材《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中小学教师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导读工作论著《图书馆导读方法与策略》一书发行了5000多册,在省内外引起了图书馆同行的关注。
2、这几年来,我们广州市中学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广大图书馆同行经过共同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和成功。召开年会是展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的好机会。专委会分别在2004年、2005年组织了两届学术年会,印刷出版论文集,广泛宣传我市中学图书馆老师的科研成果,加强交流。
3、我会以2003年市教育局聘请特约教学研究员为契机,首度组织中学图书馆同仁向市教育局提出课题申报,申报课题获得了立项,共有5位馆员被聘为特约研究员,对四个课题展开了为期两年多的研究。这是我会当年的大事,“特约教学研究员”和“课题研究”等以前在中学馆界极为稀缺的字眼开始在全市性教研活动和其他一些中学馆的集会中开始为大家所议论与关注,中学图书馆人才逐渐认识到:原来图书馆人除了借还图书、发发教材外,也还可以申报课题,做课题研究。为了活跃学术研究气氛,专委会在2004年11月及时组织了“特约教学研究员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交流会”。在大会上,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系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目录学专家乔好勤教授在听取他们的成果汇报之后,就新课改形式下如何加强中学图书馆研究以及课题的选择和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等给我们图书馆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说中学图书馆老师自己要首先成为一名研究者,要有研究的思想,要勤奋,要学习、积累以及处处留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加强中学图书馆的研究,提高中学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实践证明,几位特约教学研究员的成果也体现了中学图书馆工作“实践——理论——实践”的工作与科研模式,为引导广大图书馆老师今后的课题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在本届全市特约教学研究员课题的评比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广州市第三中学马淑薇老师的《信息资源检索利用课的研究和开发》获一等奖,培正中学屠东凯老师的《中学图书馆与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获二等奖,16中谭娟娟老师和21中张雪花老师合作完成的课题获三等奖 ,他们为我会及全体中学图书馆的同仁们赢得“科研”的开门红。
4、2006年6月21日邀请华南师大图书馆李惠珍教授举办“图书馆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管理”讲座,不少同行在现场纷纷就图书馆开展课题研究及校本教研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专家讨教,表现出大家欲以课题带动常规管理的强烈愿望。
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体会到,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学图书馆队伍,为了留住更多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及时总结经验,抓好科研都将是我专委会开展工作的重点与核心。
三、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开创我市中学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先河
如何对一所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水平给予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估,其评估标准如何一直是围绕我会及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难题。为促进我市中学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推行全市性的中学图书馆评估势在必行,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制定评估标准,因为“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为此,从2003年始,专委会就展开了关于我市中学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准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委多次修改并最终制订了《广州市中学图书馆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稿)》,并在2005年3~4月对我市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1中学等六所中学的图书馆进行了等级评估。专委会组织图书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委会对我市中学图书馆工作的宏观指导,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加重视、支持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从而改善办馆条件,提升中学馆的办馆水平,达到建立学校内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的目标。对于评估,我会秉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宗旨,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主要从组织及人员建设、馆舍设备与藏书建设、科学管理、读者服务以及附加项目等五部分进行评估。
经过专委会评估组成员公开、公平、公正的辛勤工作,第一批等级评估最终评出一级馆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41中学图书馆两间,二级馆江南中学图书馆一间并给予他们颁发了相应的牌匾。无论结果如何,通过评估,我们都希望给各馆带来一次发展与完善的机会,希望各馆不但要有现代化的硬件设备,更要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并形成文字资料给予记载与归档。同时我会更希望我们的评估,能促使我市中学图书馆能逐渐的成长与发展,逐步的朝专业化、高水平的方向前进。通过评估,我们欣喜地看到图书馆在学校领导和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及地位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师生对图书馆的关注增多了。同时,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一所好的学校未必有一所好的图书馆,一所拥有一流图书馆的学校必定是一所著名的学校,因为图书馆的建设不但要有图书馆人的辛勤与努力,更离不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同时我们也深感评估只是一座桥梁,一种手段,中学图书馆整体的高水平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 强化现代中学生的读书意识,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系列读书活动
读书使人明理,读书给人智慧。然而在现今的浅阅读时代,阅读已不再是陶冶情操的时尚,经典与名著的阅读更是近乎的奢侈。面对日渐浮燥的社会和越趋功利的青少年,我们图书馆人深知不能再让图书馆的知识继续的沉睡下去,我们应该想办法让更多的读者在知识的唤醒中得到智慧与发展。在“广州书香节”的氛围中,在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我专委会、现代中小学生报社和中学生文联等单位决定联合在我市的广大中学生朋友中发起一场针对性更强、目标更为明确的读书活动。经过多方的酝酿与论证,以“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广州市首届中学校园读书节于2006年4月在市41中学正式拉开帷幕,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小强、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版权局)党委书记刘青云、副局长梁正祥、海珠区教育局和文化局领导,以及来自广州市部分中学的校领导、100多名中学图书馆长,市第41中学300多名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王小强、刘青云等领导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倡议同学们积极参与读书,与书为友,尽享读书之乐。
尤其说这是一个读书的节日,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碰撞的盛会,因为读书节不但强调读者要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要看更多的书籍,正如市教育局王小强副书记所说的一样,我们更强调阅读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利,于国家、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有利,不但要让读者知道文化不仅有“下里巴人”,同时也有更多的“阳春白雪”。专委会希望通过此次读书节的发起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图书馆在各自的校园中真正的“动”起来,成为校园文化的发起者和领跑者;也希望广大中学生朋友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好书,好读书;同时更殷切的期盼能为整个书香校园、和谐社会的构筑贡献出我们图书馆人的一点微薄之力。
五、 继续办好专委会网站,加强专委会的组织建设,探讨发展企业会员的途径与方法。
我会 “为您服务”网站(http://www.gztsxh.com)是一个传递教研信息、学术探讨、联结会员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能及时报道本专委会和各会员馆的工作动态和学术信息,宣传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过去的几年里,通过理事会和中心组成员的积极投稿与宣传,专委会网站的内容得以不断丰富,信息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发布。目前我会网站的访问量累计已接近5万人次。其次,专委会自成立那天起就一贯坚持民主办会,充分发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作用,明确各理事会成员的分工。积极做好发展中心组成员的工作,对条件符合的图书馆工作者,努力争取吸收为中心组成员,提供实践机会给那些改革意识强、热爱图书馆工作的同志,使他们脱颖而出,然后成为专委会的中坚力量,从而使专委会不断发展壮大;再则我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专委会的经费来源,在努力争取主管部门对专委会事业投入的同时,积极探讨发展企业会员,探索与相关企业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又一个三年的任期,我会已由一株刚出土的幼苗正在慢慢的茁壮成长;虽然专委会目前做的也许只是一些较为琐碎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不远的将来我专委会定能为我市中学图书馆的全面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我们也相信中学图书馆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能发挥出更多的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