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与中学图书馆
分类栏目:论文汇编 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9月23日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浅议素质教育与中学图书馆
广州市第一商业职中图书馆 程群
关键词:素质教育 、 中学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获得知识的能力是人们终身要使用的一种能力。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善于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大量信息载体,获得知识,取得生活经验,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办好学校图书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试教育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思想狭隘,自学能力低下。学生的学习范围限制在指定的教材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被看成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消闲。我国的教育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小学,各种强化训练,题海战术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图书馆、阅览室变成了“自修室”,是温习功课的地方,或者成了消闲的场所,学生所借阅的书籍大多局限于文艺类书籍。这就造成学校的图书馆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文献资料不足,另一方面是资源闲置,大量的学术性书籍无人问津,存在着资源浪费问题。
目前,在广州,中等以下学校的图书馆教育是一空白,中小学生没有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习惯,对图书馆的目录索引、图书分类、排架等一无所知。而这将影响到学生终身的自学能力,甚至波及高等院校,和目前教育界提倡的终身教育发生冲突。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界对学校图书馆的重视不够
拿广州委属中学中学来讲,在各中学未下区之前,除了一年一度的资料员会议以外,很少召开有关图书馆业务的交流会议,资料员会议主要是关于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征订工作的总结研讨会。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中也缺乏市教委的统一规划和中心图书馆的专业指导下,已建或在建的系统五花八门。
二、 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不清
中学图书馆的附属教导处,一般要承担学校的教材、教参的征订、发放工作。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往往人数较少,年龄偏大,有的学校图书馆只有一名管理人员,有的甚至是任课教师兼任的。图书馆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成了教材的征订工作,而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反而不重视,在一定的程度上,某些校领导、教师把图书馆看作了教材、参考资料的发放地。
三、 中等以下学校对本校图书馆的重视不够
此类学校投资建设图书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级检查要求达标,而不是针对学生的求知需求。
四、 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中学长期对教师的“倾斜政策”造成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真正接受过图书馆专业知识培训的很少,大多数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是一些任课教师转岗的,而这些教师有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担任教师职务,有的是因课时不足而兼任,也有一些是由于学历不达标而转岗,对图书馆的工作自然就有了抵触情绪和自卑情绪。这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目录索引、图书分类与排架等知识只能边工作边熟悉,分类书目很难保证准确。又由于年龄偏大,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很少,难以应付图书馆自动化的要求。
五、 任课教师的素质因素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任课教师不能指导学生通过有效地使用图书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在发达国家,教师非常注重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自学能力,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答案。
目前,中国的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养成学生健全个性,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整体性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指导思想。而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挥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图书馆是实施这一策略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首先:图书馆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图书、报刊等多种载体的文献资料,提供给学生古今中外,各门各类的知识,对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等各方面修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通过图书馆,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培养了学习兴趣、陶治了思想情操、解决了疑难问题。其次,通过使用图书馆,掌握使用文献资料索引技巧,提高了自学能力,从被动受教育到“主动学习”灵活机动地掌握各种知识,并能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如何办好学校图书馆,现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一、 首先建设好具有自己物色的学校图书馆
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购入相适应的文献书籍,办好阅览书库,学生书库和教师书库。
二、 向全体学生敞开图书馆的大门
实行开架与半开架借书,阅览室可以自由阅览,不受班级时间限制。
三、 组织班级管理员队伍,共同管理好学校图书馆
这些学生管理员是读者中的积极分子,又是班上的好学生,让他们参与管理可以解决图书馆管理员人手不足的困难,而且他们在实践中最先掌握图书馆学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他们的传播,将这些知识普及到全体学生,促进学校图书馆的文明建设。
四、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1) 加强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的教育。
每学期开学,可组织新生参加图书馆,了解书库藏书情况,可采用集体上课的方式,介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如图书目录分类,各个书库的书籍排架等,帮助他们了解图书馆,培养热爱图书馆的感情。
(2) 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是属于终身教育范畴的,学生走出校门是课内阅读的终止,课外阅读则是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学校可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一周进行两节课的阅读小组的活动。
(3) 提供定期的课外阅读书目、:“新书通告”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读书兴趣,选编书目。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制订读书计划,举办书评竞赛,使好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 加强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的建设
我们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信息世界,音像资料、电子刊物等正迅速增加,网络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不断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越来越成为当前迫切的需要。未来的学校图书馆应做到联网、资源共享,应有阅读电子版信息的设备,使学校和师生不但能利用本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还能通过图书馆了解和利用馆外丰富的信息资料。
六、 加强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近几年,这一问题已逐渐得到重视,一批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走进了中学图书馆,他们是中学图书馆的新鲜血液和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本身熟悉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于学校图书馆整体素质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要求各校图书馆做到,“紧密配合学校教育大纲,提供学生各种求获知识的途径,经学生以基本训练,使之具有使用文献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从图书馆获得知识和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斩改革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图书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将会成为素质教育的课堂和陈地。
文章出处:
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
信息开发组
『
发表读后感
』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