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职能
分类栏目:论文汇编 文章加入时间:2003年9月23日

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职能

                华南师大附中   刘斯慧  黄择红

      有人形象地把学校比喻成一架飞机,教师是机首,图书馆、实验室是机翼。没有图书馆就无法将学生载向知识的蓝天。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出人才出成果,都离不开对图书资料的研究和利用,都与图书馆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学图书馆能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是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多年来,我校图书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在图书馆的常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即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的精神,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人力,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均能较好地开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两个职能”。

       1  加强学习,建立一支高质素的管理队伍

      人是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职能由人来实现,管理效率取决于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图书馆员工的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由于学校领导正确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不把图书馆做为老、弱、病、残和富余人员的“收容所”,图书馆顺利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图书馆学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高。本馆现有工作人员共7人,其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5人,专科2人,其中6人均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或函授学习的途径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例如分别在98年、99年派员工到北京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培训班。99年7月份派人参加上海的“馆长学习班”。同时,进行合理分工,知人善用,各尽其能,充分调动各人参加教学改革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少同志都能够结合本职工作,总结经验,提高理论认识,已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著作3部。

       2  改用《中图法》(第四版)类分图书,努力使图书馆业务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所谓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就是要求图书馆的业务要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加工整理,特别是图书的分类和编目工作,必须有一个让大家都得遵守的规则,这样才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分类编目工作的混乱。
图书分类就是把图书按其所含学科知识分门别类,有序组织排架的过程。最新出版的国家试行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是全国各类型图书馆广泛使用的分类法。以该法类分图书,使我馆图书分类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将大大方便于我馆利用校园网与兄弟学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前,我馆使用《中图法》(少儿版)类分图书,若改变原来的分类依据,就要对全馆7万多册图书的标签重新打印、粘贴,重新组织排架,还要修改3万多条的书目数据,整个过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了保证改编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又不影响正常开放,馆领导多次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并派人员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中图法》(第四版)学习班。由于组织工作做得好,全馆员工团结互助,我们最终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将所有数据库转换完毕,并经常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将7万多册图书重新组织排架,而并不影响正常开放工作。这对我馆整体工作跃上新的台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利用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评估办馆质量的观念和所依据的标准正随之改变为能否应用现代技术,全面、迅速、准确地向读者提供所需信息。做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实现现代化管理,已成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我校校园网的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软件编制单位精诚合作,不断推进我馆图书管理软件的升级维护工作,建立规范的馆藏数据库,实现了图书馆采编、流通、检索、咨询和统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建立起安全稳定的局域网,并开通了网上在线图书馆服务工作,拓展服务项目。
       3.1  用快速的查询统计功能,加强导读工作。

      “华阜”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地统计出每日、月、年各年级的借书情况,被读者借阅最多的10种图书,以及借书次数最多的“十佳”优秀读者(可分年级统计),一个学年里各个时期学生借书的倾向,等等。我们根据这些统计数据,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出了科学的决策,适时开展读书指导活动。例如,根据馆藏图书分类统计数据以及学生借阅情况分类统计数据,制定新书采购计划;定期出版《新书信息速递》,及时向师生推介新书。根据学生借阅科普图书的统计表,配合科技节编辑出版《科学读物推荐书目》;从统计表里发现有不少学生借阅哲学、心理学普及读物,马上及时编印了《哲学类图书推荐书目》,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深度。与语文科组编制《华南师大附中学生课外读物阅读书目》,等等。并利用先进的采编子系统和网上留言系统,广泛地发动优秀读者推荐新书,有计划、有组织地采购新书,高质量地完成新书的分类加工、数据录入工作。为导读工作提供了优质的书源。

      3.2 计算机技术在课本、报刊管理工作上的应用,无疑是我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一大举措。

     现在,通过课本管理系统,瞬间即可查询到课本的订购以及库存情况,师生立即可取到需要的课本,保证了教学用书及时准确地发放,使学校的教学计划免受影响,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可以按照学校财务部门的要求,随时统计某班学生的领书情况。
      为了让学生及时获得健康的读物,我们除了严把新书质量关,为学生借阅好书、新书之外,还到邮局为师生代订、分发个人杂志,方便了师生。杂志的订购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每一年度都能完成2000多种报刊的征订、分发工作,作为广州市为数不多开展此项业务的中学图书馆,年年被评为广州市邮政局、天河邮政局先进发行站。

     3.3  图书借还处理简洁快速,工作流程简化,节省了读者借阅等待时间。

     利用计算机现场办理借还书手续,只需要用条形码扫描借书证和图书上的条形码,3-5秒钟即可完成。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任一台计算机上,通过书名、著者、出版社、ISBN号、索书号等途径快速查找馆藏书目信息或报刊论文,查询个人借阅情况、预约图书及办理续借手续。

     3.4  深层次开发与利用馆藏资源,为教师教学、科研服务。
     收藏不是目的,有效的利用才是目的。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科研活动更为活跃,教师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针对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时间有限,及时提供各种最新的报刊和教参,编制了《期刊分类题名索引》、《工具书分类题名索引》《各科教学参考论文篇名索引(一)》,减少了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并通过校园网,利用“华阜”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把各报刊的精华文章,全文录入“系统”中,为教师提供全文检索方便,极大地发挥了资料的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学图书馆的情报职能。

      3.5  建立多媒体阅览室,为学生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目前,我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60台,收藏光盘1000多张,为师生提供光盘阅览和Internet查询服务。图书馆校园网主页开设“本馆概况”、“服务指南”、“问题与解答”、“书海导航”、“经典书吧”、“音乐在线”、“Internet资源导航”、“读者评书园地”、“新书通报”、“图书馆利用法”、“借阅排行榜”、“报刊论文查阅”、“馆藏书目查询”、“留言板”等栏目,依托校园网,不断拓展服务项目。

      4   加强导读工作,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职能

        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加强图书的流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评价一个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主要想方设法使书刊资料尽量接近读者,方便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进行自我教育。要达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开架借阅,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我校从1993年10年以来,各书库就以藏、借、阅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对所有书刊全面实行全开架借阅。并有计划通过导读活动,让中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技巧,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使他们在扑朔迷离的信息大海里,能够准确便捷地捕捉到自己的特需信息。我们基本做到了导读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 示范性导读。我们把初一、二年级的读书心得分2期在宣传橱窗展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现身说法。这是最直观的形式。
      2、定向性导读。为了将学生从狭隘而偏激的阅读倾向中引导到健康正确的阅读方向上来,我们编印了《图书馆推荐书目》《哲学类图书推荐书目》《科学读物推荐书目》《人物传记类推荐书目》等专题性书目进行定向导读。新生入学时,开设关于图书馆知识的讲座,并带他们参观图书馆,使每一位学生一跨进中学门槛就认识图书馆,与图书馆交朋友。
      3、 梯度性导读。这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而采取的一种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导读形式。这种导读,符合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规律。我们与语文科编制了课外阅读书目,分为“必读”和“选读”2部分,希望在全校试行一段时间后,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后,再配合其他科组编制一份华师附中学生必读书目。这方面的工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做得不错,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4、 结合性导读。即结合各科教育教学而开展导读活动。如我们结合生物环保小组的活动计划,为他们举办“科技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讲座;结合语文科读书小组的活动计划为他们办讲座,辅导学生学会检索图书信息,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5、 全面性导读。我们为学生开设“图书馆技能训练”活动课,利用自编教材《书海导航——中学生图书馆技能与自学方法》一书,按教学计划系统讲授图书馆的基本知识,组织读者问卷调查,让学生主动实践查找、搜集、处理信息的具体过程,逐步学会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巩固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

       5  注意潜移默化,发挥图书馆德育功能 

      中学图书馆不仅仅是借还书的地方,还应该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甚至是第一课堂的场地。
      5.1  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多主题图片展 
中学图书馆在青少年的思想行为、道德情操的教育方面肩负着重任。我们利用馆内大厅以及南楼中厅的宣传橱窗,举办多主题图片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澳门回归图片展》、《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美育题材《艺术欣赏》、《诗情画意》;科技题材《地球母亲》、《科技之光》,等等。通过这种长期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等方面得到有益的启迪,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5.2   组建学生义务管理队,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我们在每班选出图书管理员1-2名,以及聘请高一(1)班的同学组建成义务管理队,让学生直接参与。我们对聘请的学生进行基本的业务培训后,放手让他们管理报刊杂志,安排阅览室值日,维持阅览秩序,并做好值班记录。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我们员工人手不足的难题,又使学生认识到图书管理的科学性,养成良好的爱护公物的品德。同时,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获得了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支队伍联系和影响广大的学生读者,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在班级里纪律表现较差的学生,由于得到我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图书馆义务管理过程中,找到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切入点,逐步克服了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变得主动热情地帮助别人。

      6  配合学科开展阅读课,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子 

     多年来,我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就一直在图书馆上,由我们图书馆提供阅读用书,定期在橱窗展览配合教学参考图片。为了深化启发式教学改革,每学期我们还协助数学科、政治科、化学科、美术科来图书馆开展阅读课。读课外书,启发思维,各学科开展阅读课,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这些尝试已初步在我们图书馆中取得了成功经验。
     以上仅是一些肤浅的认识,要继续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各方面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我们相信,图书馆全体员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校园网,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一定会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出处:广州市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
编辑:信息开发组
发表读后感